日前,四川省紀委監委網站公布的警示教育片披露了廣元市昭化區原副區長付健奢靡享樂案情,付健熱衷購買奢侈品,曾以出差的名義公款報銷一副價值7.16萬元的眼鏡。
記者梳理發現,近年來通報的腐敗案例中,違規公款報銷問題屢見不鮮,且涉及享樂主義、奢靡之風的各方面。如:
中國電科南京奧馬光電公司原總經理徐永剛,先后22次在KTV等場所內組織高消費娛樂活動,相關費用共計22.48萬元以餐飲費形式公款報銷。
湖南省衡陽縣自然資源局通過填寫“空白公函”、更換原始菜單、虛增接待次數等方式,將單次超標準公務接待拆分報賬,共涉及超標準公務接待費11.9萬余元等。
為了違規公款報銷,相關人員往往采用化整為零拆分報銷和虛列名目套取資金兩種方式。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中信集團紀檢監察組在對企業營銷費用管理使用情況的調研中發現,有的業務主管領導沒有把好報銷審核關口,致使許多虛假發票、連號發票、拆分報銷順利過關。
因貪污罪、受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的浙江省嘉善縣銀糧國家糧食儲備庫有限公司原董事長、總經理沈培鋒,也多次以辦公用品發票報銷,非法套取公款用于個人消費,共計7.5萬余。
而在虛列名目方面,公務接待中的“吃公函”“吃食堂”“吃會議”等問題更為突出。
有的國有企業使用“空白公函”、虛假公函等搞違規超標接待;
有的單位之間“換手抓癢”,互相給空白函報銷;
有的則以各種名義虛構“憑證”套取公款。
近期中國人民銀行通報的12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中,就有7起涉及違規公款報銷問題。如,2016年至2020年,人民銀行托克托縣支行通過虛列支出的方式,套取資金共計55.98萬元,用于公款吃喝及發放福利等,該行原黨組書記、行長趙紫光等人受到黨紀處分。
違規公款報銷手段更趨隱蔽。近年來,防止違規使用公款的制度籠子越扎越緊,但仍有心存僥幸或膽大妄為的違紀者尋找制度薄弱環節,“精致走賬”。違規公款報銷屢禁不絕警示我們:“四風”問題隱形變異、翻新升級,仍須常抓不懈、深入整治。
十九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工作報告指出“超標接待拆分報銷”“公務接待中‘吃公函’”等問題,對整治違規公款報銷作出部署,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貫徹落實全會部署,緊盯問題,積極探索更有針對性的糾治舉措。
有效應對“精致走賬”,提升精準監督能力不可或缺。重慶市巴南區紀委監委借助自主研發的黨風政風監督大數據系統,將公務用車購置和運營維護費用、公務接待費用、因公出國(境)費用、培訓費、會議費等5類費用支出情況納入其中,形成全區“三公”經費支出數字化賬本。針對每類費用支出分別設置警戒線,實行差異化預警,并自動生成問題清單,紀檢監察機關對照問題清單中的支出摘要、支出金額等關鍵信息,逐一分析研判,及時查處疑似違規違紀問題。
強化日常監督,深挖徹查,形成震懾。針對去年中秋、國慶檢查發現的31個公務接待無公函、假公函、一函多餐等問題線索,江西省紀委監委要求設區市紀委監委提級核查,深挖背后的違規公款報銷、套取費用等問題,并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報告,核查結果由市紀委書記專門向省紀委監委報告。湖北省武漢市紀委監委圍繞公車維修費、加油費沖抵公款送禮、違規吃喝費用等問題,深入基層一線開展專項檢查,通過看管理查漏洞、看賬單查數據、看監控查行為等方式,今年以來共發現私車公養問題18個,問責17人,給予黨紀處分6人。( 曹溢 )